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

1985年 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


我們賣了通用食品的股票 賺了很多錢
有4個原因:

 (5年前買的)
1. 買的便宜
2. 優秀的公司
3. 優秀的管理階層
4. 願意出高價的買主

但其實 我們專注在如何買得漂亮 不考慮賣掉


-----------------------------------------------------

研究失敗 比研究成功 要重要得多

波克夏紡織業 其實凶多吉少
但為了當地的勞工 所以繼續撐下去

雖然管理階層非常優秀 想要力挽狂瀾 但徒勞無功
我應該早點收的

紡織廠的問題 主要來自全球過剩的商品 國外的低價勞工
每次我們以為 買新機器來降低成本 穩賺不賠
事實上 所有競爭者都這麼做 大家成本一樣低 但產能過多
所以又變成殺價競爭 最後好處都流向消費者了

你不投入大量設備 馬上失去競爭力
但若投入 又只能勉強糊口

只能說 選錯產業 神也救不了你
優秀領導人很重要 但沒有選對產業來的重要

我以前笨到只注重淨值
但這些設備資產 是假的
賣都賣不掉

喜詩糖果 水牛城晚報 和 內布拉斯卡家具 表現很優秀
他們只須投入一點錢 就能賺很多錢
他們只用了4千萬 就能每年增加6千萬獲利 (美國一般企業要用3億 )
原因在於他們的品牌商譽 
使他們在高通膨時代 能夠漲價 客戶依舊買單

若每年的淨利不斷提高 卻是靠投入更多錢才達到的 根本沒什麼
衡量的標準是 你投入1塊錢 能不能換得超過1元的市場價值(如同1983年舉的例子)


選擇權要非常審慎使用 
而且認購價要和實質價值相當

給予管理階層 選擇權獎勵 我認為:
只能給 負責全局的人
至於部門內表現好的人 要大幅調薪 (即便它的部門不賺錢)
表現差的人 請它走路 (即便它的部門很賺錢)

選擇權要非常審慎使用 而且認購價要和實質價值相當

很多人以為用選擇權吸引員工 會增加他們的動力
其實 我認為效果並不好

在波克夏的獎勵制度
完全是依據它的過去個人表現
一個小單位的主管 有可能比大單位的主管 領的獎金多很多

----------------------------------------------------------------------------------

只有價格合理的保單生意,我們才會接

今年保險業的Combined Ratio 一直壓不下來
可能的原因是社會和司法的通膨成本提高
陪審團和法官 會認為大財團很有錢 所以應該賠 失去的客觀判斷 不管以前的案例
這是保險業未來最未知的因素
你用以前的案例來預測你會賠多少錢 不太管用

這幾年保險業者 會吃下超過自己能負荷的保單量
再把它賣給再保業者

但因為再保業者沒算好 頻頻吃虧
導致他們不想再接這種巨額賠款的生意

我們認為 只要價格合理 我們還是接這種生意
由於我們雄厚的財務能力 保險業者第一個會找上我們

Mike 今年在營運上做了很多改善 也找了很多有潛力的人進來
期待他們明年的表現
------------------------------------------------------------------

市場效率理論,蠢

1973年花了1千萬 買了華盛頓郵報的股票 現在值2億
當時內在價值約在4千萬 其實很多分析師都算得出來
但要歸功於當時提出市場效率理論的學者
竟然說「在下棋比賽中 思考是白費力氣的」
才讓我們買到這麼划算的價格

另一個要歸功於華盛頓郵報的總裁 Kay
她的決策優於其他媒體業者
波克夏股東都要非常感謝她

------------------------------------------------------------------

今年我們還買的資本城/ABC的股票
我追蹤他們的管理績效多年 我認為他們是上市公司中最優秀的
Tom 和 Den 是最優秀的管理階層
你會想把你的女兒嫁給他們

有些人認為 買下大量的公司股權 用溢價買 會買貴
但我認為 這樣反而會讓經理人更全心全意為股東打拼
不用擔心一天到晚換老闆
長期來說 這樣是利大於弊

如果有那種為自己私利勝於股東權益的管理階層 我們會避開

我們向我們併購的企業 表示我們不會拋棄他們 與他們同在 並說話算話
再加上好的管理階層
這才是企業獲利豐收的沃土


延伸閱讀    巴菲特 寫給股東的信(價值投資者必讀)



按讚分享好觀念,謝謝 


可在右側訂閱部落格,以即時收到好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